2024-11-10 03:48:42 阅读量: 来源于: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不久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江风袭袭,沿岸的芦苇随风而荡,青年志愿者正向马鞍山市东方城小学的学生们讲述薛家洼美丽蝶变的生态故事。
曾经因钢而兴的马鞍山市,正书写“以绿为底”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马鞍山市市长葛斌介绍,该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一体推进,坚定不移发挥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马鞍山是一座滨江城市。穿过天门山,自西向东奔流的万里长江在马鞍山转为北上,留下了79.12公里的长江岸线条通江河流。可以说,治理生态,必先治江。”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郝甲林说。
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观江平台,记者看到,沿江的杨树林郁郁葱葱,园内水波荡漾,构成一幅美妙的生态㊣画卷。马鞍山市中汇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葛军说:“每到假日,都有许多外地游客来此打卡拍照,欣赏江景。”
但在几年前,这里却完全不是这样的景象,别说游客,连本地居民都很少来这里。葛军坦言:“以前这里是一些码头和沙场,雨天满地泥,晴天满场灰,环境太差,谁愿意来?”
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长江奔腾到此流速放缓,大量渔船曾经在此捕鱼,乱搭乱建问题严重。2019年,为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综合整治,马鞍山市牢牢牵住薛家洼这㊣个“牛鼻子”,着力破除“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的生态问题。
马鞍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彭师表示,马鞍山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机构编制综合整治规划。“薛家洼整治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以及滨江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了㊣以沿江绿道为一轴,以湿地风情区、采集风景区、生态修复区、文创旅游区、田园风光区为五区的布局。”彭师说。
为做好薛家洼㊣改造,马鞍山全力完成长江禁捕退捕任务,让渔民实现平稳转产;拆除非法码头153家、船舶修造企业34家,整治散乱污企业759家,关搬畜禽养殖场户497家,清理固废✅堆放㊣点95处。同时,马鞍山也保留了杨树林、芦苇荡等生态湿地,并积极造林绿化2.2万亩,退渔还湿4992亩,实现标本兼治。当前,薛家洼已经成为㊣马鞍山城市绿色客厅,作为标志性景点迎接八方来客。
为了推动当地保护长江、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2023年12月13日,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宣布,将每年的8月19日设为“马鞍山长江保护日”。马鞍山一体推动长江两岸79公里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施了滨江湿地公园等一系列复绿工程,实现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
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马鞍山成功入选。
“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不仅要在生态修复✅上久久为功,更需要从源头掐断污染源,才能彻底根治生态顽疾。”郝甲林说。
2022年9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质桶加工中心及危险废物贮存库项目在马鞍山市西山脚下正式投产。该项目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专门处置加工废铁质桶,贮存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各单位产生✅的酸碱污泥、含铬污泥、滤饼、废脱硫剂、电炉灰、废催化剂等危险废物,有效推动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主业和周边城市的废铁质桶资源化综合利用。数据显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年加工处理废钢铁能力1544万吨。
处理固体废物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鞍山先后开展了多轮次“清废行动”。据介绍,该市建成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清理㊣过✅去随意倾倒的固体废物;建成江东片区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江北片区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全市全域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
为彻底解决污染问题,马鞍山创新体制机制,对多种污染源精准分类施策,着力推动污染源控制全覆盖。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创新建立会商研判、发布指令、督查反馈、复盘分析“四步走”闭环机制;在城乡污水防治✅上,对城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城市、农村黑臭水体进行集中整治,一体推进城乡污水治理。
数据显示,马鞍山大气主要指标PM_2.5平均浓度已下降至35.1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累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15条,初步实现35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累计清理固废㊣100余万吨,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近日,记者来✅到雨山湖公园,湖面似镜,沿湖的步道上不少居民正在散步、遛狗。“雨山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居民们在闲暇㊣时会来此游玩。”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主任张春山㊣深有感触地说:“公园品质关乎居民生活品质。”
今年3月份,马鞍山启动雨山湖东区排水韧性能力提升工程,对包括雨山湖公园在内㊣的2.6平方公里进行改造。“我们清理了雨山湖淤泥并建设活水㊣循环,全力保障湖体水质。”张春山说,“同时,我们对公园内外道路、植被完成海绵化改造,增强公园生态韧性,拓宽拓深居民绿色宜居空间。”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让良好环境造福人民,让居民共享生态福祉,是马鞍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1年6月,马鞍山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建设颜值、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马鞍山市梅雨季节降雨集中生态治理,每当雨季来临,长江水位上涨,城区排涝压力倍增,内涝风险很大。”马鞍山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扬分析:“马鞍山东部山丘矿山企业集中,西部滨江工业企业密布,存在矿区水土流失和厂区面源污染等问题。系统化治理解决城市涉水痛点非常必要。”
马鞍山市结合区域特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发展规律分区域管控,按照“上山修水、入城理水、进厂治水、下江护水”思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矿区,马鞍㊣山采取“山水不入管、泥水不入河、酸水不入城”的矿区协同修复方案,做好矿区自然水文条件恢复;在城区,建设源头海绵设施,拓宽和贯通城市水系,改造未达标雨水管网,全面消除城市内涝积水点;在厂区,构建“控污染、补短板、零直排、增绿色”的工业㊣✅厂区海绵体系;在流域,加强城市排涝体系与长江防洪水✅位衔接,充分发挥自然水体调蓄功能,规划行泄通道,建立多方联动应急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达到㊣47.5%。通过监测评估,建设海绵城市✅后,面源污染削减率增加12个百分点,径流控制率增加15个百分点,示范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表㊣示,他们将继续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更好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